太阳网集团8722主页注册网欢迎你!

2023-03-24 10:16:07 来源: 安徽商报

  合肥—武汉—土耳其—合肥,7天7夜,太阳网集团8722主页注册网记者、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程昊在土耳其完成了自己的很多的第一次。第一次跨出国门,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升起无人机。

  时光交错,2020年初,武汉疫情初始,那一年,程昊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。三年后相似的时间,程昊再次来到武汉。当他走出汉口火车站,他暗下决心,“这次我作为救援队员我要去,作为记者我也想去。”

  数个小时后,他乘坐的中国南航CZ8021航班飞跃国境线,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。

  2023年2月6日,土耳其发生7.8级地震,程昊响应合肥市蓝天救援队的地震救援任务,并于次日抵达武汉并前往土耳其。

  近日,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独家专访太阳网集团8722主页注册网记者、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程昊。

微信图片_20230324100940.jpg

  【土耳其的7天7夜】

  我知道这是一场硬仗

 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9日凌晨1点左右,我走出了机舱。与我同机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的,还有来自我国社会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127名队员和3900公斤的救援物资。

  来不及休息,一个小时后,我再次转机,前往土耳其东部的一座震区城市——马拉蒂亚(Malatya)。在路上,随队的翻译告诉我,马拉蒂亚是这次受灾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。但那时,我对于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一切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我只知道,一场硬仗即将打响。在飞机上,我透过舷窗向下望去,整个马拉蒂亚已经被白雪覆盖,部分区域闪烁着红光。

  清晨5点30分,当马拉蒂亚的机场摆渡车的大门打开后,一股凛冽的寒风突然“冲”了进来,直扑向我身边的队长,队长苏琴略显纤细的身躯被风吹得向后退了一步。我们一个接一个顶着风向外走。

  我们从机场前往驻地学校的路上,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和围坐在篝火前的当地居民。在废墟里,还有当地的救援队伍正在进行搜救。

  2月份仍为土耳其的冬季,加上马拉蒂亚海拔均在750米左右,所以救援现场的气温极低,夜晚气温更是跌至-10℃,我们拿着从附近找到的废旧木材等可燃物堆在一起,升起篝火取暖。我回国后发现,自己的脸变黑了。现在回想起来,可能是每天烤火时,被烟熏的。

微信图片_20230324101052.jpg

  无人机图像里的马拉蒂亚

 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9日早上8点。经历了13小时(武汉飞伊斯坦布尔10个多小时,伊斯坦布尔飞马拉蒂亚2个多小时)的飞机和1个半小时的车程,我们终于来到了驻地。

  没有时间休息,根据我们每个人特长,几支安徽籍蓝天救援队被划分在了一起。我负责空中侦查支援。简单来说,在救援队伍进入现场前,用无人机描绘现场的全景图,让我们的救援人员了解建筑物倒塌的方向和周边的地形情况。

  当无人机起飞,回传给我的画面也在不断发生变化。与我在国内拍摄不同,在合肥飞无人机,我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,但是在马拉蒂亚,我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。说实话,第一次起飞的时候,我心里是有压力的。

  第一个画面,街道的场景还比较正常,再往前飞,街道里面开始出现破破烂烂的东西,再往前面飞我突然看到,一排楼全部倒塌了,掉落的砖块和各种杂物堆积在一起。倒塌的建筑物都是在原地一层压一层叠压式的坍塌,看多了以后还是会觉得很害怕。

  震区救援,最危险的就是在搜救时遇到余震。但在我们救援行动里,至少经历了多次余震。一旦遇到余震,本就脆弱建筑物结构会再次被破坏,同时上方的落石会威胁到我们队友的安全。

  在马拉蒂亚市区的一处废墟搜救行动中,队员们正在楼板下搜救幸存者。我从无人机回传的视频里看到,我们安全员的上方有块砖石卡在倾斜的楼板上。

  不敢说累

  在土耳其那几天,我不知道什么是累,也不敢累。我怕自己一松懈就“倒下”。那段时间,我每天最多能睡到4个小时,还接连干了两个通宵。

  我每次下飞了之后,虽然暂时没有自己的活,但我一直在现场,不敢到其他地方去,因为现场可能随时需要我,连厕所都不敢上。但其实那个时候是最疲倦的,在震区飞无人机需要非常集中注意力,作业时你感觉不到累,但只要放下遥控器,你就能明显感觉到像鱼上岸边一样的“喘息”。

  开始的几天,我就像“野人”。回国之后,我一量体重瘦了4斤。

  我记得我在马拉蒂亚只洗过一次澡。开始只是拿着冲洗厕所的水管,随便在身上冲冲。后来当地政府为我们协调了一个简易“冲淋区”,一个冲淋间大概有1个平方,只够我半蹲在地上。但是等我们洗澡时候却发现,花洒是坏的,水温也只有三十几度,但总算洗上了澡。

  洗澡的问题克服了,接下来,我们还要克服饮食习惯。当地民众很热情,一直给我们送当地特色的热汤和食物,但和我们的饮食习惯还是有所不同。在马拉蒂亚那几天,我们没有见到过蔬菜,肉类也是偶尔可以吃到,直到快回国那天,队友们搞到一袋水果胡萝卜,我们十几个人一人分了一点。

  当地的风俗不喝热水,我们一个营区也只有几个电热水壶。零下9度的气温,水喝不喝都是个问题,喝了你要上厕所,而且嘴唇已经开裂了,再喝凉水真的不行。后来我想了个办法,直接将矿泉水放在篝火旁边烤。

  记录的冲动

  在大型地震救援现场,第一个要求就是遵守队内纪律。这次我有两个身份,第一是合肥市蓝天救援队的队员,第二是记者。

  我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下飞机,到从机场上飞机回国,我看到的、听到的都是掌声。土耳其当地民众的热情一直在感染我。

  我们的随行翻译官王龙力,是一名安徽女婿。他毕业于东南大学,曾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。这次他为了来做志愿者,丢掉了工作。我和他一直在交流,当时我就决定,我想写他。

  当我看到我们的副队长王昊和家人通电话,我的第一反映,我应该记录下这个时刻。

  在土耳其的几天,我对我的职业也有了重新的思考。我在马拉蒂亚结识了很多国内媒体的记者。当他们得知,身穿蓝色队服的我也是一名记者,他们表现出了惊讶。后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,其中有一位同行一直跑到了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边境。

  救援的过程是辛苦的,但是有很多事情值得记录。机场大厅里,一名当地志愿穿着绣有“你好,我帮你”的黑色外套迎接我们;一位名叫艾尼斯(emir)的14岁男孩为我们分发餐盘。艾尼斯父亲说了一句,土耳其会记住每位帮助过他们的人。

  2月17日,当我坐上回到祖国的航班的时候,我想我可以记录下这一切。

微信图片_20230324101158.jpg

  【蓝天救援队是一个专业的活】

  初入蓝天

  我觉得只要能看到那个现场,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。我大学的时候就就知道蓝天是一个志愿组织。

  7·20郑州特大暴雨成为了我加入蓝天的契机。

  2021年郑州发生特大暴雨,我作为记者前往了郑州。一开始我们跟着消防,第二天我们跟着蓝天(救援队)。在采访蓝天救援队队员时,我就被蓝天在现场的救援行动吸引了。当天晚上我就填写了资料。

  蓝天救援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,要想成为正式队员的话,至少要有无线电A类的证,还至少要有一个美国的AHA或红十字会的急救证,还得定期完成队列和体能训练。如果没有的话,将会在每隔半年的评级被降级的,直至最后被降回志愿者。

  2021年9月,我参加了蓝天举办的第29期新人见面会,正式成为了蓝天救援队的预备志愿者。在三个月的预备志愿者培训里,我参加了“体能训练”“无线电培训”“橡皮艇安装拆卸”“急救培训”四项培训。

  此后,我才成为蓝天正式的志愿者,而在预备志愿者和志愿者阶段,我只能穿蓝天的志愿者马甲和黑色的作训服。

 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,我累计服务时长900多小时,去年排名队内第十四名。300小时,我才有资格去买队服,队服是统一买的,自己买不到。等到我“工作”满两年,参加400小时任务可以再次评级,通过后可以成为正式队员,然后蓝天会给正式队员相应的姓名帖和编号。

  我的两个第一次

  我第一次登上了冲锋舟是在2021年11月新人训练的时候。那一天-3度,我们在巢湖里训练。我刚上船,就觉得浑身全部都是冰。也就是那次我才知道,开船和开车是相反的,你如果你要往左打的话,其实船是往右边。

  我印象最深的救援行动是在少荃湖救人。

  当时我们正在科学岛附近,进行无人机和搜救犬的联合演练。演练还没结束,突然接到少荃湖有人落水的消息。

  当我们赶到少荃湖后发现,湖里水很深,影响声纳的使用。我立即开始操作无人机在空中协助查看。我从无人机往下看的时候,就看到湖里有一个人影,但就是找不到。我就是从周六中午到达救援地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去的。

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参加蓝天救援队的门槛是热情。比如说一些人他当时感觉就想加入,但过一段时间以后,当激情下来的时候他就不再加入了、就不再想参加蓝天活动。

  你对蓝天救援队有多少信念,你就能坚持多长时间。在我近2年的救援队生涯里,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。大部分人都是当时上头了。我中间时间不太够用工作比较忙的时候,就直接不去就行了啊,蓝天就是你有时间就去,没有时间就不去,他不强求的。我从来没想过不做这个了,我想帮助更多人。(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常诚 实习生 梅杰)